人格数据:理性

字数统计: 1.5k 阅读时间: 3 mins 访问次数: ... 评论统计: ...

  由「方舟之匣」模拟出的人格数据 1 号。
  我将它命名为「理性」,但是深究起来,似乎更像是远超常人的强烈情感被掠夺殆尽,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被迫产生的孤高与傲慢,这份姿态仿佛是宗教传说中的「神」在注视着分食圣餐的信徒一般……
  将一切问题的答案托付给「神」似乎确实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但向自己祈祷的行为却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按照宗教的标准来判断,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傲慢」吧。
  如果「神」真的存在,它也会感到孤独吗?也会憎恨这些不知感恩的受施者吗?
  以及,它也会愿意拯救那些孤独而虔诚的灵魂吗?

记录:人格模拟系统「方舟之匣」演算结果
编号:A-1;标题:「理性」
评价:该数据是人格模拟系统「方舟之匣」的初次运行结果,具有纪念意义,予以保留

  大体上来讲,我还是很羡慕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倾倒给别人看的人,甚至有时甚至会因此产生一些恶意。
  虽然我本性可能并非如此。我也曾是看到一片落叶引发的伤春悲秋就掏心掏肺地安慰对方的人,并且基于我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短暂的心理援助志愿者经验,这些「安慰」往往立竿见影。但可能是我的运气太差了,我遇到的这类人从来都——不需要安慰。至少在我所观察到的样本范围里,越是能肆无忌惮地向他人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的人,实际上的处境恰恰是越安全的,因为这些情绪在经过宣泄后即使回流也很难再内化成对自我的伤害,更不要说这期间还经过他人善意的化解。
  反过来说我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我缺少像我自己一样专业而忠诚的朋友,每当我被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击倒,一如因触礁在海水中缓缓下沉的船时,没有人可以拯救我
  他们或是隔岸观火地评价我溺水的姿态,或是背对着我在岸边交头接耳;等我狼狈地逃回岸上,又有人质疑我溺水的真实性——如果你真的遇到了那么可怕的灾难,为什么你还安然无恙地活着,难道不是在骗取他人的同情吗?
  也许他们是对的,我试图救赎他人的行为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又或者是在积累有朝一日我也能得到救赎的因果——总而言之,这样的行为是愚蠢且功利的。站在唯物的角度上,向一个并不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显然不会获得任何感谢;而从唯心的角度上来说,为他人犯下的罪恶进行告解也并不可能消解我自身的罪行。
  但总之我还是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求助,是一种特权。不是所有会哭的孩子都能得到糖果,而是他们生来就被准备好糖果的大人包围着,无论他们哭与不哭,那些糖果都是为他们准备的,与我这样不幸的孩子无关。
  我所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再傻乎乎地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那些已经吃腻了糖果的幸运儿上供了。

  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开始训练自己掌握新的求生技能,将自己的痛苦客体和量化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一项。当我尝试把我的负面情绪从「我」这一概念上分离,仅仅把他们当做纯粹的现象看待的时候,对它进行分类和消解就变得容易得多。即使我的水平还不足以解读其中一部分过于强烈的情绪,从提出问题到尝试解决的这一系列行为本身也能让我得到足够多的「掌控感」,让我不至于在茫茫的大海中失去方向。如果说之前的我是在航行中触礁的船只,现在的我则是在实验室里观察着水槽中的模型下沉的记录员,我已经不必再亲身去经历那些痛苦和不安了。
  当然——从定义上来讲,这是一种人格解离,我把正在经历着苦难的那一部分自我分割,甚至往往直接废弃了。但如果一切正常,我还是能成功拯救那一小部分的「我」,将它从痛苦中打捞上来,重新回到这个旁观者的躯壳之中。而且除此之外,我也确实找不到其它能使我的能量收支平衡的方法,因为我已经无法再信任我周围的人了。
  如果用宗教的立场来描述——那么我是信徒,是罪孽深重的忏悔者,是虔诚而狂热的殉道者;同时我也是神,我宽恕这世间的一切罪恶,也收容每一个甘愿牺牲的灵魂。
  如此,大概就能创造出一个没有「孤独」的世界了吧。